內容來自sohu新聞

民營企業走出去遇融資難題 政策支持打破疑慮



“一帶一路”項目金融支持 國企民企一視同仁洲子洋重劃區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土信貸台中烏日土信貸

本報記者 李伯牙

實習記者 郭 婧 北京報道

“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已有兩年,官方的願景與行動文件也已出臺半年多,已經進入推進實施階段。在新的全方位開放格局下,作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主體,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去成為熱議話題。

據商務部和國傢外匯管理局統計,2014年我國共實現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1160億美元,同比增長15.5%,全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與同期我國吸引外資規模僅差35.6億美元。在中國吸引投資增速降低,而對外投資以兩位數增長的態勢下,有分析認為中國將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在這個背景下,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去,關系到“十三五”規劃建議所說的中國如何參與全球競爭以及如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問題。具體到各個企業,面對的則是風險與收益的平衡問題,而國企和民企各有各的問題。

國企走出去的挑戰房貸台北南港房貸車貸屏東泰武車貸

長期以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主力是國企,尤其是實力雄厚的大型央企。

在“一帶一路”沿線,也是國有企業先走出去,因為“一帶一路”的優先領域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港口、通訊等領域。這些項目投資大、工程量大、周期長、風險也較大,因此門檻較高,一般實力不強的民營企業難以承擔。

國傢主席習近平在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時提出“五通”原則,其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成為推進“一帶一路”的優先領域。要實現互聯互通,其具體的著力點就是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其中不乏國企的身影,比如中巴經濟走廊上最重要的一個項目瓜達爾港建設,就是由中交建集團下屬公司負責。

這些國企在海外的項目並非一帆風順。同樣是中交建集團下屬公司建設的斯裡蘭卡科倫坡港口城項目,就因斯裡蘭卡政府換屆,新一屆政府出於種種原因考慮,暫時叫停這個項目。

“新一輪的走出去有三大挑戰和風險,第一是政治風險,第二是社會風險,第三是商務風險。”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中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波在近日於北京舉辦的“絲路論壇:一帶一路與共同體建設”上表示,投資主體多元化、國際化、屬地化,抗政治風險的能力就會加大,這是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

不過,在中國國企走出去時,承擔各種風險之後,如何取得更多收益也是一個問題。在“一帶一路”沿線,民族、宗教、文化、經濟、社會等差異較大,地緣政治錯綜復雜,有些市場雖然中國企業走進去瞭,但是難以接觸到市場的核心。

中國電信[微博]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鄧小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國電信雖然已經走進瞭很多國傢和地區,但是在核心的業務電信運營上很難取得突破。發達國傢電信運營放開,但是對中國有另一套標準,發展中國傢大多都不放開這部分市場,因為涉及國傢利益。

融資支持不分國企民企

對於民營企業來說,除瞭華為這樣實力雄厚的民營企業之外,中小企業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也存在較大困難。

中小民營企業資金實力不足,抵禦風險的能力也較弱,如何獲得資金支持,如何在搭乘“一帶一路”順風車的時候盡量減少風險,也成為走出去所面臨的難題。

對於民營企業來說,在國外如何落地也是一個問題。大型國企有政府背景,有政府間協議的擔保,更有資金實力在國外落地。中小民營企業則需要考慮運營成本,跨境產業園為這些企業落腳提供瞭較好的選擇。

但是產業園的建設與運營也需要大量的投入,如果沒有雙方政府支持,中小企業也難以承受起建設成本。於是中小企業抱團走出去成為降低成本與風險的一條路子,如在印尼,中民投與數十傢中國民營公司合作共建產業園。

民營企業走出去還存在融資難題。

“對於國企、民企我們一視同仁,隻要符合條件都會給予融資支持。”絲路基金副總經理司欣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民營企業要是有成熟的項目也會支持。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特邀顧問、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表示,在“一帶一路”項目上的金融支持,不分國企、民企。楊凱生說,此前工商銀行還曾帶著一些民營企業去國外考察項目,這足以表明在民營企業走出去方面金融機構的態度。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1110/022423721121.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cobba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